1、事故后营养费怎么样赔偿
事故后,营养费的赔偿主要依据受害人的伤残状况并参照医疗机构的建议来确定。在交通事故赔偿中,营养费被明确纳入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的具体操作是:
1.受害人在医院的出院诊断证明书上若有“出院后需加大营养”的说明,这是计算营养费的首要条件条件。
2.营养费的赔偿金额需依据医疗机构的建议来酌情确定,也可以参考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40%-60%的比率来计算,但这一数额不应超越医疗费的20%。
容易见到的需要增加营养的状况包含外伤或手术时出血较多者、年老体弱受伤较重者、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者等。
2、营养费赔偿标准及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营养费的赔偿标准及条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受害人的伤残状况,这是确定营养费的最重要依据;
2.医疗机构的建议,作为要紧的参考原因。在计算营养浪费时间,需特别注意出院诊断证明书上的有关说明。
营养费的赔偿标准虽可参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的肯定比率,但整体给付金额不适合过高,需结合国内大多数区域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实质状况。
3、医疗机构建议的真实性判断
在判断医疗机构出具的营养建议真实性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医疗机构的等级:通常来讲,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出具的建议可信度较高,由于这类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且重视信誉和形象。
2.营养建议出具的载体:最好载体是医院的伤、病情鉴别表,因其管理严格,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条件规定,需由拥有较高资历和职称的医务职员出具。
3.医疗机构的确认状况:医疗机构不只要在乎见上加盖公章,还需对医务职员的职称和鉴别内容进行确认,以增强建议的真实性,降低人为原因干扰。
4.医疗机构出具建议的内容:医疗机构应依据受害人的伤情及伤残具体状况,结合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剖析后出具建议。若仍有疑问,可进行司法鉴别以进一步确认。